82k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深宫后妃(第2页)

但是在宣宗之前,明朝皇帝并没有废后之举,宣宗如果真这么做了,开了这个不好的先河,肯定会被后世之人诟病,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宣宗也因此被后世称之为“风流天子”。

不过宣宗这个人是一个极其有主意的人,他聪明睿智,英明神武,同时也具有独裁的性格,或者说有点一根筋的意思,一旦认定的事情不会改变,别人往往是改变不了他的想法,很明显在废后这件事上,宣宗一旦决定了便是如此。

宣宗决定改立皇后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先使孙贵妃率先生下皇长子朱祁镇,即后来的英宗,而胡皇后的肚子却一直没有动静,而且身体“又善病”。在这种情况下,宣宗和孙贵妃开始授意下面人造势,有些揣摩圣意的人也趁机上疏要求改立孙贵妃为皇后。

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强势的胡皇后坐不住了,只能知趣的请求立皇长子为太子,改立孙贵妃为皇后,自己辞位。

但稳重的宣宗并没有就势同意,孙贵妃也是假惺惺地推辞,还煞有其事地替胡皇后说话:“后病痊自有子,吾子敢先后子耶”?

宣宗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不想做得太明显罢了,不想留下“宠艳妃而废元后”之骂名。

他的第二步是获得母亲张太后同意,孙贵妃虽然是张太后的同乡,而且是由张太后母亲送入宫中交由张太后教导,说明两家关系不一般,可能带点亲戚关系或者是交情很深,所以孙贵妃自然是张太后的人。

但孙贵妃有点聪明伶俐过头了,相比于能容人又话少贤惠的胡皇后,张太后还是觉得胡皇后更适合当皇后,因此张太后并不愿意废胡皇后,但耐不住儿子宣宗一再央求,加上她也明白宣宗这个人一旦打定主意,谁也改变不了,也不想因此与儿子闹僵,只能勉强同意。

得到张太后同意后,宣宗开始第三步,便是寻求朝廷重臣支持,但宣宗没想到的是虽然以杨荣为首的几位大臣都同意,但杨士奇却态度强硬的拒绝,几经争论,宣宗搬出张太后都同意了的筹码,才统一意见,获得重臣们的支持。

在完成这三步以后,宣宗示意胡皇后以无子多病为由上表辞位,自己再“勉为其难”地接受她的辞位,将其废后,退居到长安宫,以宋朝旧制,赐号其为静慈仙师,再改立孙贵妃为皇后。

虽然宣宗这一系列操作是有板有眼,先让孙贵妃率先生下皇长子,然后造势,再获得张太后支持,最后得到朝廷重臣支持,看似面面俱到,但也显得太过欲盖弥彰,难堵悠悠众口,史书记载“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

说起来也是悲哀,宣宗朝的胡废后,可谓是古代废后中最冤枉的一位,是天下怜之。到了英宗朝,于谦被冤杀,更是一出悲剧,是天下冤之。

宣宗在几年以后也是后悔,为自己解释道:“此朕少年事”。不过是不是真的后悔,恐怕也要打个折扣,宣宗的后悔,更多的应该不是在于觉得愧对胡废后,而是觉得自己此举有损圣明罢了。

废后之举,宣宗不只是得了个“风流天子”称号,更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自宣宗以后,有了废后这个成例在,后面皇帝废后是相当顺手。

像代宗要改立太子,废侄子朱见深太子之位,立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发妻汪皇后反对,惹恼了代宗便被废了。更离谱的是到了嘉靖帝时期,嘉靖帝要严惩武宗母亲张太后的两个兄弟,皇后张氏趁着嘉靖帝高兴的时候,替这两兄弟讲讲情而已,便被嘉靖帝一句话给废了。如此这般,可谓是影响恶劣,导致后宫的政治生态很是混乱,都没有规矩可言了。

张太后也觉得自己儿子做得过分,所以对胡废后也是多有体贴,经常召其居住在清宁宫,并且内廷宴会上,让胡废后居在孙皇后之上,使得“孙后常怏怏”。

可以说在这场明朝第一次改立皇后风波之中,柔善的胡废后面对咄咄逼人的孙贵妃,还有放弃自己的丈夫宣宗,都是极其被动,乃至是任其摆布罢了,虽然孙贵妃为了皇后之位,视其为死对头,但胡废后与孙贵妃并没有什么冲突,说到底这二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不过因为皇后之位,立场不同罢了。

当然胡废后唯一不足的一点在于,既然全程退让,没有捍卫自己的皇后之位,没有反抗,那么张太后将她居于孙皇后之上时,她其实应该是极力推辞,免得孙皇后忌恨她。

但胡废后并没有,孙皇后也聪明,知道宣宗也是有底线的,不敢挑衅自己的婆婆张太后,只能将这笔账记在胡废后身上。

因此正统七年张太后死,胡废后知道自己唯一的庇护没有了,痛哭不已,郁郁寡欢之下,在次年便离世。孙皇后也趁机报复了一把胡废后,只是用嫔御礼将这个曾经的皇后葬于金山。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胡废后是无过而被废,还有她与孙皇后并没有什么冲突,只是立场不同罢了,所以英宗在晚年,历经人世沧桑,知人情冷暖,听到发妻的劝说,也就顺势追复了这位废后,恢复了她的名誉。

不过这时胡废后已经逝世20年之久,这迟来的安慰,虽然来得太晚,但后人读史至此,总是有所慰藉。虽然结局不太完美,但不平之事,总是有人管,有人去纠正,也不失为一种完美。如果不平之事,连如此聊以慰藉的结局都没有,事事如此,多了也读史而无味。

三、明英宗并非孙太后所出,可能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决策。

虽然《明史·英宗前纪》中记载道明英宗的母亲是孙贵妃。

但在《明史·后妃传》中却记载道:“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宠益重”。

为何在《明史》之中关于英宗生母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呢?

主要原因在于明朝人的史料说法之中,就多有提到英宗非是孙太后所出,所以到了清朝,修史的人综合了多方史料,便将英宗非孙太后所出也写进史书之中。

再参考宣宗想要改立孙贵妃为皇后,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孙贵妃想要成为皇后,就要先为宣宗生下儿子,便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马上率先生下皇长子,有这么巧的事情吗?

所以英宗应该并非孙太后所出,这一切不过是宣宗在背后支持罢了,所以孙贵妃在宫中指使心腹宫女太监,抢占了别人生下的皇子,将其据为己有,“生”下了皇长子朱祁镇。

不过宣宗和孙贵妃也的确是厉害,将这件事做的是干净利落,没有多少痕迹所言,所以《明史》也只是那般简单的记载。至于英宗真正的生母是谁,是什么样的下场,是如何被人夺走儿子的,都是史无可考了。

像宋仁宗为李宸妃所生,但父亲宋真宗为了使得宠爱的刘娥成为皇后,于是宋仁宗就成为刘娥之子,但还好的是,这件事并非了无痕迹,刘娥死后,宋仁宗便是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真相。

但英宗在孙太后死后,也没有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准确来说,英宗都不知道自己并非孙太后所出。

不过英宗两度为帝,前后在位24年,还是颇有政治手腕,在宫中那么多年,应该是清楚自己并非孙太后所出,不过找不到生母,加上孙太后对他也不错,所以他并没有捅破这件事。

清楚了这一点,英宗自然不会死站在孙太后立场,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追复胡废后的决定,当然这肯定不是关键原因。因为不论英宗清楚与否,他只要没说出来自己非孙太后所出,孙太后又对他有抚育之恩,两人依旧是共同利益体,不会只是因为此事而追复胡废后,英宗之所以追复胡废后,主要原因还是前文中交代的两点。

说起来英宗也是很有人情味的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很复杂,既昏庸又英明。年少时梦想成为父亲宣宗、曾祖父成祖朱棣那样的马上天子,于是御驾亲征想要证明自己,结果却是自己一生耻辱的开始,酿成了“土木堡之变”,复辟后更是冤杀于谦,再有“曹石之变”,是一步步将自己钉在耻辱架上。

但是他的后半生,却是如同浪子回头金不换一般,也是做了三件善事。第一件便是追复胡废后,第二件事是释建庶人之系,第三件事是罢宫妃殉葬,《明史》评价:“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如果他这一生稳打稳扎,年少时没有那般无脑热血,不再幻想再现先辈上马平乱,下马治天下的辉煌,没有犯下那些错误,哪怕只是中规中矩的治国,即使只是萧规曹随般的延续父亲宣宗时代的政策,想必也定是有着一番作为,会留下美名,不至于留下那么多“恶名”。

不过英宗终究是犯了太多错,即使人格魅力无双,能使敌人成为好友,即使晚年做了不少好事,但前错难以弥补,只能是毁誉参半,甚至是批评大过赞誉太多。

回到明朝当霸王  长生有术  重生甜妻A爆了  焚天剑录  神婿在都市  余烬斗士  凡尘劫之浮生绘  你好King  腹黑总裁小甜妻  我的相亲流水账  伐天行  都市玄门医仙  重生:拯救全人类  签到,我真是大明星啊  异世封天  无上剑庭  洪荒我女娲开局绑定聊天群  被迫走红  我真只想搞钱  全球天启  

热门小说推荐
猛鬼故事情怀篇

猛鬼故事情怀篇

关于猛鬼故事情怀篇杂志,是一本专为热爱恐怖与神秘故事的读者量身打造的文学期刊。杂志以讲述诡异的鬼魅故事为核心,将悬疑恐怖与推理巧妙融合,情节扣人心弦。该杂志由资深作家倾力创作,其故事内容充满奇幻与惊奇,能为您带来深夜阅读的惊险刺激感。在此,体验猛鬼传说与故事中的魅力和力量。...

我从逃亡开始修仙

我从逃亡开始修仙

李林穿越到修仙界。发现自己全家被灭,正在逃亡。修炼祖传功法,得到宝物淬灵珠。法宝丹药符箓,等等都可以用淬灵珠提升品阶。然后,李林复仇,去往修仙界。一路艰辛,如履薄冰。每次遇险都能越阶杀敌,逢凶化吉。渐渐成长为一个修仙界至尊强者。...

情缘仕途路

情缘仕途路

徐志书出身贫苦,身世成谜!初中时期,喜欢上了姜瑛,后在姜瑛资助下,徐志书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大学毕业后,放弃京都工作机会,转而回到家乡竞聘副乡长,并因此踏入仕途。徐志书得到田佳佳叶佳玉韩等人的帮助并在丰富乡找到了真爱。...

地下皇帝:从带着大嫂跑路开始

地下皇帝:从带着大嫂跑路开始

关于地下皇帝从带着大嫂跑路开始黑帮财阀政客当无数充满魅力的角色汇聚在同一个时空,会碰撞出怎样激情的火花你方唱罢我登场,且看主角如何拨动风云,只手遮天,一步一步踏上顶峰我叫丁信,我,言而有信!...

驭兽狂妃:禁欲帝尊宠上天

驭兽狂妃:禁欲帝尊宠上天

关于驭兽狂妃禁欲帝尊宠上天慕无忧,沧澜帝都人尽皆知的天才少女,及笄之日被父母断了手脚,毁了容貌,不仅挖了她的圣灵根,还抢走了她的圣灵骨,最后把她扔下了九渊魔窟!斗转星移,天降异象!二十五世纪强魂入体!再睁眼,帝都血雨腥风,断我手脚?不好意思直接挫骨扬灰!扔进九渊魔窟!挖我灵根灵骨,不好意思我神髓神骨!三年后,神兽开路,萌宝护驾!左手炼丹,右手练毒,血债血还,逆转乾坤!一切尘埃落定,尊师命,找师门!大师兄忧儿,你终于来了!二师兄小师妹,初次见面,送你把神器玩玩!三师姐来小师妹,送你点丹药当零嘴!四师兄小师妹,来送你个小红包!众人一见两宝,瞬间满眼欢喜!二师兄乖宝我是你二师伯!三师姐乖乖我是你三师伯!四师兄乖宝我是你四师伯!刚刚还对她满眼欢喜的师兄姐们,瞬间把她扔在了一边!慕无忧这就不爱了!爱淡了是吧!那我走!众师兄姐慢步,不送?慕无忧卒!直接闭关不出来!突然某一日,两宝闯入闭关室,娘亲,外面有个好漂亮的大哥哥他说他是我爹爹!放屁,你们爹爹早死了!哪来的爹爹?清风拂过,某人直接将她抱起,听说你到处给人说我死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